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澜推文 > 女频言情 >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小说结局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小说结局

青山墨客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入夜,一所无名府邸内。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正在对饮!“二哥,你发没发现,老大手里的权利现在可是越来越大了,明明是咱俩随着爹顺天起兵,一路辗转杀进京城,可如今怎么好处全都被他一个人给占了!”朱高燧满脸酡红,一身酒气,手扶着朱高煦的肩膀,颇为不满地说道。面对三弟的这番非议,朱高煦放下手中酒杯,颇为不屑地对他说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呗,谁叫李景隆围困顺天的时候,就只有他守在那呢!”朱家三兄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只是生于帝王家中,难免会有手足相残。朱棣与侄儿如此。朱高炽三兄弟亦是如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棣对于朱高炽明显更为倚重。日后很可能会封其为太子。可是如此一来,便就冷落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他二人这些年来追随在朱棣身边东征西讨,也曾立下过...

主角:朱棣方子言   更新:2025-01-15 14: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方子言的女频言情小说《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青山墨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入夜,一所无名府邸内。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正在对饮!“二哥,你发没发现,老大手里的权利现在可是越来越大了,明明是咱俩随着爹顺天起兵,一路辗转杀进京城,可如今怎么好处全都被他一个人给占了!”朱高燧满脸酡红,一身酒气,手扶着朱高煦的肩膀,颇为不满地说道。面对三弟的这番非议,朱高煦放下手中酒杯,颇为不屑地对他说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呗,谁叫李景隆围困顺天的时候,就只有他守在那呢!”朱家三兄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只是生于帝王家中,难免会有手足相残。朱棣与侄儿如此。朱高炽三兄弟亦是如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棣对于朱高炽明显更为倚重。日后很可能会封其为太子。可是如此一来,便就冷落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他二人这些年来追随在朱棣身边东征西讨,也曾立下过...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入夜,一所无名府邸内。
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正在对饮!
“二哥,你发没发现,老大手里的权利现在可是越来越大了,明明是咱俩随着爹顺天起兵,一路辗转杀进京城,可如今怎么好处全都被他一个人给占了!”
朱高燧满脸酡红,一身酒气,手扶着朱高煦的肩膀,颇为不满地说道。
面对三弟的这番非议,朱高煦放下手中酒杯,颇为不屑地对他说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呗,谁叫李景隆围困顺天的时候,就只有他守在那呢!”
朱家三兄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只是生于帝王家中,难免会有手足相残。
朱棣与侄儿如此。
朱高炽三兄弟亦是如此!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棣对于朱高炽明显更为倚重。
日后很可能会封其为太子。
可是如此一来,便就冷落了朱高煦和朱高燧。
他二人这些年来追随在朱棣身边东征西讨,也曾立下过赫赫战功。
如今这不公平的待遇使得两兄弟心中为之不满。
对于朱高炽这个大哥的非议便就多了起来!
听到朱高煦的话后,朱高燧猛地端起酒杯,将其摔落在地:“要我说就是老头子偏心,凭什么将国务全都交给老大处置?难道咱们两个就做不了大事吗?”
朱高煦闻言摇头道:“在他的眼里,咱们两个始终都是有勇无谋,比不过他那大儿子,他也不想在战场上是谁为他出生入死,是谁为他鞍前马后。”
“如今天下初定,入主应天,咱们两个就成了一家之言,只有老大自己是忠臣孝子了!”
朱高煦野心之盛,全然不亚于他老爹朱棣。
只不过相较于朱高燧而言,朱高煦明显更有头脑!
虽然兄弟二人都对朱棣偏袒朱高炽而不满,可是朱高煦却明显不想掺和到这场兄弟之争当中。
他只是一味引导朱高煦来为自己做这个前锋,而他则想在后方坐收渔翁之利。
朱高燧如今醉意上涌,再加上他的性格本就是这般鲁莽,全然没有发现朱高煦的企图,口中仍在不断抱怨。
“你说那个方孝孺,还有那个方子言,简直就是倔驴成精!”
“老头子有什么想不通的?为什么非要把这两人留下?明明建文一朝那么多的臣子都给杀了,还差方家那爷俩吗?”
朱高燧若是不提此事,朱高煦恐怕就要将已经被发落到御马监的方子言给忘了。
如今听对方重提此事,朱高煦连忙摇头说道:“不对,我感觉老大办事绝不只是这么简单。”
“如果那个方子言对他没什么利用价值的话,那他也不必如此费心要保方子言一命,至于老头子,更不会因为对方呈递的几封奏折而改变对他的看法!”
说到此处,朱高煦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我看这个方子言肯定是有什么独到之处,这才能让老头子和老大对其另眼相看,老头子如今明摆着是舍不得杀方子言,既然如此,不如咱们横插一杠,先将这个方子言挖过来如何?”
朱高燧打了个酒嗝,含糊不清地说道:“挖?怎么挖?老大之前美酒佳肴,待他可谓不薄,可那小子今天不还是在御马监的门前把老大骂得狗血淋头!”
“用吃来蛊惑人心,也就只有老大那个酒囊饭袋会想出这样的办法!”
“如今天下局势初定,朝中正值用人之际,老大府中的那些幕僚全都被他安插到了各个位置,只有咱们哥俩在朝中还是孤掌难鸣。”
“他们这些臭书呆子不都喜欢什么功名利禄吗?那咱们就给他功名利禄!”
说到此处,朱高煦一把揽住朱高燧的肩膀,将其强行拉到自己的面前。
兄弟二人低声耳语了一番。
朱高燧的口中随即发出了一阵破锣般的笑声......
此时远在御马监中的方子言还不知道朱高煦,朱高燧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了自己身上。
他伏案而作,手中正写着一封奏折。
这封奏折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提醒朱棣,如果想要顺利登基,就不能只拟造圣旨,吹嘘自己的功绩,亦或者是想将自己的地位摆正。
他叔夺侄位,本就品行不端。
如今天下,读书人的目光都已经汇聚在了他的身上,只要他的行为出现丁点偏颇,这群人的笔杆子就得把他写死!
他劝诫朱棣,与其指望着方孝孺来为他拟造一份惊艳绝伦的圣旨。
那还不如将登基的圣旨改为罪己诏。
直接向天下百姓坦言自己逼死了建文帝朱允炆。
反正这天下本就姓朱。
朱允炆这个正牌皇帝一死,后续继位之人也只能从藩王当中选拔出来。
而如今各路藩王当中,唯有朱棣占据了一个天时,地利。
首先各路藩王当中,只有朱棣兵马最为强盛。
其次便是他如今已经攻破了应天,占据了京畿要地。
如果此时再有藩王持反对意见,那朱棣仅凭一句话便能将其打为乱臣贼子,到时各路藩王群起而攻之,也不必担心对方会掀起什么风浪。
他若是能自行承认错误,那还能在百姓面前博得一些好感,起码日后即位不会招致排斥。
反正如今建文的死讯已经对外公布。
他虽然并未临政称帝,可狼子野心却也已经昭然若揭。
与其继续遮遮掩掩,那还不如大方承认。
反正如今天下之人都已经揣度到了他的所作所为。
他也不必再遮遮掩掩,试图营造出一副挣扎的内心写照!
方子言这封奏折里的言辞虽然刺耳,但他这次可并非为了作死考虑。
他现在给朱棣出的可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是能够帮朱棣破解眼下困局的一条出路。
方孝孺宁愿被诛十足,也不肯向他低头俯首。
而没有这位文坛大儒的支持,如今天下又有谁会为朱棣草拟这封登基圣旨?
所以与其为寻找名士而处处碰壁,还不如干脆拟一封罪己诏,直接将自己干的那些龌龊勾当一并说出。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就是方子言在这封奏折中秉承的理念。
反正他日后终究是要被那些读书之人抹黑的。
与其留着黑料让别人黑,那还不如直接自黑。
这样就算博取不到百姓的好感,起码也能落得一个坦荡的声名!

应天府,御书房。
朱棣坐在龙椅之上,打量着四周,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自己还在这里听训朱元璋的敦敦教诲,自己以前没少挨训。
可就算是朱棣自己也不曾想过,有一天他会起兵造反,夺了这大明的皇位。
当初他造反的确是为了自保,那个时候他还能说服自己,可如今已经夺得了天下,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是把方孝孺为首不服从自己的人全部杀了,还是听从老大和姚广孝的建议推行仁政。
朱棣虽然平日里杀伐果决,可绝对不是个意气用事的人,否则他也不可能造反成功了。
就在此刻,一道人影闯入了他的视线。
“太孙参见皇爷爷。”
看见来人,朱棣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
“臭小子,你怎么来了?”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年纪尚幼的太孙朱瞻基。
如果说朱棣最疼爱的人是谁,那绝对是这小子了。
“父亲说皇爷爷心情不好,让我来看看。”
朱瞻基的个子还不到朱棣的腰间,说话也有些奶声奶气的。
“你爹是想让你来劝我饶了方孝孺他们两人吧!”
朱棣好没气地哼了一声,蹲下身子宠溺地摸了摸朱瞻基的脑袋,然后将他抱起身来,开口问道:“小子,你觉得爷爷应该怎么做?”
年幼的朱瞻基转了转黝黑的眼珠子,这才开口道:“皇爷爷,我觉得你应该放了那个叫方子言的。”
“为何啊?”
“因为我听父亲说此人在柳将军带兵到方府的时候就猜到了方孝孺恳求爷爷您诛了他的十族。”
“哦?”
听到此话,朱棣愣了一下。
他刚才正在气头上,自然是没有人敢来和他汇报这些细枝末节。
朱瞻基继续道:“既然如此,此人应该知道他难逃一死,可他宁死之前求见皇爷爷一面,却不是为了求饶说明此人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不错。”
面对自己好皇孙的分析,朱棣也不由地点点头。
“方才孙儿也在场,此人所说虽然冒犯了皇爷爷,可却和方孝孺不同,孙儿觉得他更想提醒您要治理好大明必须施仁政。”
听到孙儿头头是道的分析,朱棣也觉得有一丝道理。
如果这小子只是一心求死的话,那大可不必面见自己,给自己说那些话,还用勾践来警示自己。
朱棣又思索了一会儿,这才看着朱瞻基道:“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你爹教你的?”
“都是孙儿自己想的,爹只让我来看看您。”
“行了,此事爷爷自有判断,你先回去吧。”
“嗯。”
......
牢狱之中。
方子言正无比头大。
他刚才就差指着朱棣的鼻子骂他了,可这样这位永乐大帝竟然只是把他关入大牢了。
方子言不怕别的,就怕朱棣就把他这么关一辈子,那自己岂不是废了?
不行!
不能这么坐以待毙!
死谏,也就意味着自己必须要上台。
看样子之前自己说的好不够,如果想要朱棣把自己刺死,就必须要和他对着干才可以。
方子言很清楚朱棣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他自己本来就是造反才夺得的皇位,自然也怕其他藩王起兵。
不过他的做法自然就比朱允文高明得多了,自己没记错的话,朱棣的做法其实类似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他给藩王封爵送钱,实际上却收走他们的实权,这样既不会让那些藩王威胁到皇权,也不至于把他们逼到起兵造反。
不过方子言却很清楚,这样做其实也有不小的弊端。
“来人,给我笔墨!”
想到了应对之策,方子言连忙朝着狱卒喊道。
“臭小子,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命令我们,这可是大明的牢狱,你以为是你家啊!”
巡逻的狱卒说着就打算揍一顿方子言,却被旁边另外一人给拦住了,在他耳边低声提醒。
“这小子是方孝孺的家眷,之前他当着陛下的面大不敬,都只是被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我听说陛下把他们关进来只是为了吓唬他们,若是方孝孺答应替陛下起草登基诏书以后被委以重任了,那岂是你我能得罪的起的?”
刚才还打算动手那位狱卒顿时脸色涨红,看着方子言却不敢再多说什么了,毕竟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另外一名狱卒这才开口道:“大人稍等,小的这就去给您准备。”
不多时,方子言便用狱卒准备的笔墨纸砚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大篇奏折,其实主要就是在说朱棣如果削藩,那只会缩减大明的寿命。
这与朱棣的理念完全不同,而且这片奏折之中不少用词都非常尖锐,方子言有把握朱棣看完之后一定会暴跳如雷。
“你们将此奏折呈于陛下吧。”
方子言交代完之后,眼看着那狱卒还有些犹豫,随即道:“放心吧,陛下看完之后如果真的要杀我,也不会牵连你们两个小小的狱卒。”
“不过陛下若是封了我的官,日后我定会报答你们。”
方子言说完之后,对方却并没有生气。
燕王如今马上登基了,朝中那么多政务需要处理,就算真的要处死方孝孺两人,也没理由刻意可以刁难他们两个小狱卒。
想到这里,狱卒这才将方子言的奏折送了上去。
......

“既然如此,那殿下就请直说吧,方某倒是也想看看,燕王究竟准备如何处置我这硬骨头!”
“家父的意思很简单,方先生虽在狱中,但却仍能仗义直言,这远非常人所能做到。”
“家父与我都是爱才之人,不希望方先生就这样死于刀斧,所以特给方先生一个考虑的机会,将方先生发落到御马监养马!”
直至此时,方子言方才想起抬头看看面前这座巍峨建筑的门楼。
只见此处门房高达两丈,朱漆大门宏伟森严。
白玉石阶被打扫的纤尘不染。
门楣之上高悬着一块匾额:御马监!
方子言穿越之前也曾学过些历史知识,尤其对于明朝的历史,更是极为了解。
他知道御马监是专程为朝廷提供战马的地方。
而对于朱棣这种马背上的皇帝而言,御马监才是朝廷的重中之重!
军队如果失去了马匹,那就相当于雄鹰失去了翅膀。
没有骑兵的策应,步兵便只是孤木难支!
如今靖难之役才刚结束。
朱棣率领麾下的骄兵悍将入主南京。
这里饲养的马匹应该全都极为重要。
朱棣将自己发配到这里,就不怕自己在喂马时偷动手脚,毒杀了他这些心爱的军马?
朱高炽虽然面相敦厚,看起来平平无奇。
可此人既能够帮助朱棣协理朝廷,麾下又有那么多的顶尖幕僚。
这便足以说明此人不凡,远非其表面看起来的那般简单!
方子言这个念头刚一升起,朱高炽便笑着对其说道:“方先生尽管放心,陛下虽然将你发配到了御马监,但是养马,喂马之事却还由原本的专人负责。”
“方先生在此处尽管安住,至于陛下那边,我会继续替您斡旋,同时也希望方先生能够对我们父子多些改观,少些成见,我等虽是起兵谋事,可继承的却也是大明正袭,所做的一切事由,无非是为了让百姓安居,除此之外,但无他求......”
朱高炽先是言语安慰了方子言一番,随后带领着那两名锦衣卫离开了御马监,只将方子言交给了管理御马监的老太监。
这老太监已经年近七旬,满头头发均已花白。
再将方子言领进门后,这老太监开口对其说道:“你,你就是朝廷派来的方大人啊?”
方子言虽然一心求死,只想着让朱棣处决自己。
甚至因此对朱高炽等人恶语相向,百般诘击。
可是私下里的方子言却仍旧保持着自己温良恭俭的性格。
并不像在面对朱高炽时那般跋扈。
面对老太监的询问,方子言摇头说道:“公公您误会了,我并不是朝廷派来的大人,我只是被从诏狱释放的囚犯而已。”
“来到这里我就要听从您的差遣,有什么脏活累活您就都交给我来做吧!”
闻听此言,老太监连忙摆手:“哎,可不敢,可不敢,锦衣卫的诏狱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炼狱,能从那里活着出来,您肯定不是一般人,实话和您说吧,大殿下之前已经交代过了,让我一定要善待于您,绝不能让您在此受了委屈,我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让您做苦力啊!”
眼见着老太监如此惶恐,方子言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没想到朱高炽对于自己竟然如此关照,明知道自己不会妥协,却还为自己走了个后门!
他这哪里是被发配到御马监养马?
他简直就是跑到这里享清福来了!
老太监带着方子言在御马监转了一圈。
并将自己麾下的所有小太监全都一并叫了出来,挨个介绍给方子言认识。
御马监共有太监四百三十余人。
这里养育的战马足有近千匹。
而且多数全都是朝廷从周边各国求购而来,准备用于改良军队马匹的血统的种马。
这些马匹全都有专门的太监精心喂养。
丝毫不敢有半点轻怠。
如果由谁指定喂养的马匹出现了意外。
那此人也将遭受连带责任。
轻则被打断手脚,逐出宫门。
重则人头落地,祸及家人!
听到老太监的这番话后,方子言不由得暗暗咋舌。
没想到看似普通的御马监,这其中竟然隐含着这么多的门道!
老太监早已经提前获知了方子言前来的消息,于是提早命人为他准备了一个单独的房间,让他不至于和那些小太监们厮混在一起。
这房间里虽然只有几样简单的家具陈列,可是相较于在诏狱中的环境却仍是好出许多。
桌上摆放着纸笔墨砚。
似乎是提前有所准备。
方子言指着桌上的纸笔对老太监问道:“公公,是谁命你们准备的纸笔?难道你就不怕我继续写奏折上奏朝廷,反而连累你们跟我一同蒙难吗?”
面对方子言的询问,老太监摇头说道:“这是殿下之前派人送来的,特地为您准备的,殿下还命我们将您每日里所写的东西汇整上奏,呈递给他,绝不能有半点疏漏!”
听到老太监的这番回答,方子言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怪异。
此时他才终于想明白朱棣为何一直留着自己这条小命。
合着自己之前所写的那些奏折全都落到了朱高炽的手里。
至于朱棣,压根就没看过自己写的那些东西!
难怪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自己。
甚至将自己从诏狱中提出,又发落到御马监来养马。
原来从始至终自己都是被蛊惑的那个,至于朱高炽,他这么做的目的应该只是为了将自己收入麾下,让自己能够为其所用!
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方子言心中已经有了定夺。
他以后再递折子绝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言语激烈。
否则自己就算写再多的奏折也只会被朱高炽藏匿。
他要改换自己的策略。
要博取到一个能见到朱棣的机会!
有些东西写在纸上,对人造成的伤害始终有限。
可如果他能面刺朱棣,能够将自己的那些心里话全都对朱棣倾吐而出的话,相信朱棣1定会为之动容,赐他一死!
想到此处方子言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了一丝阴谋得逞的笑容。
而站在他身旁的老太监,在看到他脸上这副表情之后,也不由得陪笑起来......

不多时。
方子言便被带到了朱棣面前。
“草民方子言,叩见陛下,恭问陛下圣安!”
听到此话,朱棣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不少。
他还没有称帝,这年轻人就尊称陛下。
此子果然比方孝孺那头倔驴更识时务啊!
可朱棣却假意摇摇头道:“本王此番前来本是清君侧之恶臣,并非要自立。”
你不想自立,那要方孝孺给你起草登基诏书干什么?
方子言一边内心吐槽,一边组织语言,打算套朱棣的话:“启禀陛下,如今建文自焚,国不可一日无君,若陛下不称天子,置大明江山于何处?”
虽然方子言这套说辞很俗套,而且建文是生是死现在也尚未可知,可这人毕竟是方孝孺的家眷。
如果方孝孺还是不愿意给自己起草登基诏书,让此人代替,也能杀一杀这些儒生的气焰。
眼看朱棣很是受用,方子言继续吹捧道:“草民早就听闻陛下继承了太祖风范,今日得见龙颜,果真如此,草民不才,通读史书,只觉得陛下有古之帝王风范!”
听到此话,朱棣只觉得方子言有趣,忍不住反问道:”那你觉得,本王像哪位古之帝王?”
他尚未登基,就是需要这种话来衬托出他的神圣性。
望着朱棣的神情,方子言微微一笑。
你以为我会说什么唐宗宋祖是吧?把你类比贤君,你好继承大统!
酝酿了一番之后,方子言无所畏惧,站直了身子,铿锵有力道:“草民纵观历史,只觉得陛下有越王勾践之雄风。”
“当年越王勾践为了欺骗吴国君王,不惜屈尊给夫差尝粪治病,陛下为了欺骗建文,也效仿越王,在猪圈里装疯卖傻,是为常人所不能忍之!”
方子言此话一出,众人的脸色顿时吓的煞白。
朱棣这些年为了欺骗建文皇帝,装疯卖傻不说,有时候还在街头抢别人的吃的,有时候昏昏沉沉的睡在街边的沟渠之中。
世人当然都知道这些事,可却没有一个人敢在朱棣面前提起。
此刻竟然被一个无名小子当着这么多人说了出来,这不是赤裸裸的打朱棣的脸吗?!
可方子言还没有停下来的打算,继续道:“世人只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却不止他已经被复仇之心所吞噬,成功后不但残暴成性,而且还杀掉了文种和自己的皇后。”
“陛下如今尚未继位,就杀的应天血流成河,若是登基,岂不是比勾践更为残暴?”
“因而,草民观陛下,与那越王勾践,简直是如出一辙。”
“如今大明百废待兴,陛下若是停止杀戮,调养生息,励精图治,史官或许还会记下你的功德!”
“倘若陛下再滥杀无辜,别说大明百姓会骂你逆贼,有朝一日,你若是去了地下,又有何颜面见太祖皇帝?!”
随着方子言一番慷慨激昂的话音落下,全场寂静了!
朱棣紧握拳头,眼神之中的怒火已经快喷出来了。
反应最快的乃是堂下的朱高炽和朱高燧。
“父皇赎罪!”
“父皇赎罪!”
朱棣闭着眼睛,沉默下隐藏着一种滔天的怒火。
这种怒火,不同于方孝孺骂自己乱臣贼子的时候,而是一种被人戳中真相的羞愧。
很多时候,最伤人的往往是真相!
方子言所说的正是他心中所想的,他甚至想过上位之后,要将那些不臣服自己的人全部杀的干干净净。
而且对于朱棣来说,他最迈不过去的那道坎便是朱元璋。
自从开始造反,他就每每梦见朱元璋质问他为何要造反,倘若真的有那一天,自己要如何面对父亲,后世又会如何评价自己?
正在此刻,大殿之上,一个被铁锁扣住手脚的老头发出了哈哈大笑,高声道:“哈哈哈,朱棣,你就是让老夫来听这个的吗?!”
“小子,你叫方子言是吧?不愧是我方家后代,有骨气,骂的好,哈哈哈哈......”
方子言瞬间就听出来了这声音的主人。
老头子,你就少说两句了吧,要不是你大言不惭要诛十族,我也不至于剑走偏锋了!
不过此刻他也不奢望什么了,只希望朱棣给自己一个痛快,到时候回到现代生活,好好的享受自己的快乐生活。
方子言正在想着,一道声音却再次出现打断了众人。
“这两个人,不能杀!”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眼下就是傻瓜都看出来了朱棣已经怒火冲天了,谁还敢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
方子言也抬头一看,只见眼前站着一个身穿黑袍僧人。
黑衣宰相——姚广孝!
方子言顿时愣了一下。
要说朱棣能够造反成功,这个妖僧姚广孝至少起了一半的作用。
每每给朱棣出谋划策,就连提议让方孝孺给他起草登基诏书也是姚广孝提出来的。
在历史上朱棣杀了方孝孺之后,虽然同样也坐上了皇位,可靖难之役却使得大明刚刚恢复的经济又带来了不小的创伤,甚至还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
可以说如果朱棣当初如果真的能够说服方孝孺,对于整个大明的走向绝对是有很大好处的。
不过眼下这个节骨眼姚广孝站出来干什么?
不等朱棣开口,姚广孝就开口道:“陛下,此子所言正是贫僧想说的,如今建文已死,大明对你而言已经是掌中之物,可你想过日后应如何做吗?”
“大明如今百废待兴,百姓需要的是调养生息,若是再起杀戮,只会丢掉天下民心!”
“建文这些年为了削藩,起兵不断,百姓早就苦不堪言了,如今的大明需要的是一位仁义之君!”
姚广孝说完之后,朱高炽犹豫了一下,也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开口道:“父皇,国师言之有理啊!”
“且不说方孝孺盛有威望,此子所谏,也是为了警示父皇。”
“父皇若施仁政,带领大明的百姓各个吃饱饭,过上好日子,九泉之下爷爷知道了也不会怪罪您的!”
众人说完了之后,全部都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此刻方子言却一脸懵逼。
他说这些话就是为了求死啊,哪儿想过什么警示朱棣?
不是,我就简简单单的求个死,你们两个站出来拦什么?
朱棣此刻也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若是是刚才他肯定会让人砍掉这两个人的头,可如今被姚广孝和大儿子这么一说,他竟然也有些犹豫了。
他通读史书,知道君王最忌就是一意孤行。
若是今日真的因为自己的怒火对大明造成了不可逆的后果,那他就更无颜面对朱元璋了。
如果只是方孝孺站出来怒骂自己也就算了,就连一个无名小辈都敢指着自己的鼻子骂,难不成他真的做错了?
过了好一会儿。
朱棣这才缓缓睁开眼,挥了挥手道:“来人,将这两个人打入大牢,等候发落!”
方子言:???

听到两个弟弟对于自己的议论,朱高煦当即啧声说道:“啧,我说你们二位,说人坏话能不能背着点人?我可还在这呢!”
“你在这又能怎么样,我说老大,你这么办事可不厚道,就你这个心眼子,我们哥俩以后岂不是要死在你的手里......”
就在兄弟三人争论不休之际,一道小小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乾清宫的门前。
朱瞻基身穿一身明黄色的夹袄,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他来到三人面前,奶声奶气的说道:“陛下有旨,请三位进殿议事!”
一见到儿子的面,朱高炽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慈爱的笑容:“儿啊,陛下的心情怎么样啊?”
“不告诉你......”
朱瞻基对着三人做了个鬼脸,随后跌跌撞撞跑回了殿内。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同时流露出了一丝笑意。
进入宫中,映入眼帘的就是抱着朱瞻基的朱棣。
此时的朱瞻基正站在朱棣的臂弯里,拿着批改奏折所用的朱笔,在折子上涂涂画画。
见此情景,朱高炽顿时被吓了一跳:“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知深浅,快过来!”
朱高炽这一吼并未吓到自己的儿子,反倒是引得朱棣为之不满。
他抬起头来望向朱高炽,眉头微微皱起:“在朕的寝宫大吼大叫,我看你比孩子还要不知礼数!”
朱高炽闻言,慌忙跪地:“儿臣无礼,请父皇治罪!”
“行了,这里就咱们爷几个,你演戏给谁看?”
“再说了,这些奏折全无实质,哪怕是看上十遍百遍,也不如方子言递上一封折子来的关键,就算不经涂抹,这也都是些废纸,垃圾罢了!”
朱棣说着,抬头望向了朱高煦,朱高燧二人:“你们两个,对于方子言的奏折怎么看?”
朱高煦摇头说道:“儿臣并未看过方子言的奏折,故而难以置评!”
“哼,还在朕的面前装蒜?你主管诏狱,辖制京畿刑务,这折子出了诏狱以后,你怕是看到的比朕还早吧?”
朱高煦平日里虽然胆大妄为,但却不敢在这种事情上动什么歪脑筋。
奏折之事可大可小。
朱高炽能看,那是因为他是朱棣假定的太子,且辅佐朱棣监国,麾下太子府中,还有如杨士奇一类的心腹幕僚。
而他,手中虽然有些兵权,但却难以涉足政务。
要是他真承认了自己偷看从诏狱里被送出的奏折。
那就是寿星老上吊,自己找死!
朱高煦一口咬定自己并未看过奏折,而朱棣也并未过多计较此事。
他从桌上拿起几封单独摆放的奏折,直接甩给了朱高煦和朱高燧。
二人翻看一遍,态度却各不相同。
朱高煦看完之后面色平平,丝毫不见有恼怒之感。
反观朱高燧,则是被气得脸色铁青,握着奏折的手都被捏的爆起了青筋。
见他二人看完了奏折,朱棣这才开口问道:“这奏折,你们怎么看?”
“儿臣觉得方子言为人狂悖,并非良臣,仅从奏折里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出此人对您全无半点尊敬之意!”
“嗯,老三,你呢?”
“儿臣觉得这个方子言从此至终都在作死,您如今君临天下,正需要杀人立威,不如就用这狂徒来树立您的威信,也让那些愚忠于建文的狂徒们闭嘴......”
“此事万万不可!”
还不等朱高燧把话说完,朱高炽便站出来打断了他的话:“想要让百姓一心,让永乐一朝稳固,那就需要疏通民意,不能如此草率的杀人啊!”
“陛下,方子言为人虽然狂悖,但却不失为是一个言臣,您要登基,那就要兼听兼视,断不能只听信一家之言啊!”
“老大,你这一家之言说的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满朝文武只有一个人是忠臣,我和二哥就都是祸国殃民的败类,是蛊惑视听的奸贼了?”
“老三,我没有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二哥,我就说打从进京开始,老大就一直看咱们不顺眼吧?你看看,这还没当上太子呢,就先想着排除自己了,他有朝一起若是真当上了太子,那还有咱们的活路吗......”
兄弟三人一言不合就在朱棣面前争吵了起来,尤其是朱高燧,更是说的口沫横飞,显然是要拉着朱高煦一同打压朱高炽!
“行了,都给朕闭嘴,再想吵就给朕滚出去吵,好让朕的耳根子也能清静清静!”
朱棣一声怒斥,三人偃旗息鼓。
朱高燧将头低下,不发一言,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只有朱高炽仍不死心,开口说道:“陛下,儿臣以为方子言此人应该特殊对待,绝不能因为其直言纳谏就刀斧加身,否则若是开了这样的先例,日后又有谁敢上殿谏君!”
朱棣闻言,微微颔首。
朱高炽刚刚这番话,算是说进了他的心坎里。
方子言不能杀。
仅凭着对方的这幅胆量,就不能杀!
但是杀不能杀,降不能降。朱棣对其也颇为头疼。
这方子言明显就是建文的死忠。
和方孝孺一样十二生肖里属倔驴的。
这么一个软硬不吃的家伙,该如何处置,倒也是个问题!
眼见着朱高炽如此急切的规劝自己,朱棣缓缓开口说道:“朕召见你们三人进宫,为的就是询问对于方子言的处理意见。”
“此人不能杀,但也不能放,朕想让他为朝廷所用,你们三人能否给朕出个高招?”
面对朱棣的问询,朱高燧率先说道:“高官厚禄,宝马香车,哪个男人能不喜欢?不如就将他加官进爵,让他入朝为官也就是了!”
朱高炽闻言反驳道:“三弟,你这是寻常人的心理,代表不了方子言。”
“你试想一下,他连死都不怕,他还会在乎这些虚名浮利吗?”
“陛下,依儿臣之见,不如先让他归顺到儿臣门下,再有杨士奇,夏元吉等人规劝感化,让他知道永乐一朝并非只为逐李,而是真想让天下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老大,你这套对于旁人或许行得通,可对于方子言这种人来说,可行性基本没有!”
“依我所见,这群书生之所以会如此狂妄,敢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就是因为朝廷对于他们太过纵容,让他们干几天苦力,吃几天苦头,他们自然就能想清楚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