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澜推文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

金蟾君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林玉禾也是个倔驴性子,提着篮子,拉着小尾巴运姐儿又去了清水湾的山上。两人找到一向阳的山坡,野果多得很,尤其是山莓根本摘不完。颜色鲜艳,味道香甜。摘回去做果露,都不用再放糖霜。就在林玉禾与运姐儿沉浸在摘野果的喜悦中时。忽然,一阵很小的说话声从树林中传来。林玉禾总觉得这声音在哪里听过,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既然是熟人,她也想上去打个招呼,拉着运姐儿从小路绕进树林。循着声音找了过去,却看到一对相拥亲吻的男女。林玉禾快速捂着运姐儿的眼睛转过身去。她捂了眼,却忘记捂她的嘴了。运姐而不知情,当即大喊道:“舅娘,她们抱在一起做什么?”吓得这一对男女如惊弓之鸟一般,迅速松开彼此。这时林玉禾才惊讶地发现,女子竟是木匠家的大丫。那男子...

主角:林玉禾谢书淮   更新:2025-01-19 10: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玉禾谢书淮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由网络作家“金蟾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林玉禾也是个倔驴性子,提着篮子,拉着小尾巴运姐儿又去了清水湾的山上。两人找到一向阳的山坡,野果多得很,尤其是山莓根本摘不完。颜色鲜艳,味道香甜。摘回去做果露,都不用再放糖霜。就在林玉禾与运姐儿沉浸在摘野果的喜悦中时。忽然,一阵很小的说话声从树林中传来。林玉禾总觉得这声音在哪里听过,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既然是熟人,她也想上去打个招呼,拉着运姐儿从小路绕进树林。循着声音找了过去,却看到一对相拥亲吻的男女。林玉禾快速捂着运姐儿的眼睛转过身去。她捂了眼,却忘记捂她的嘴了。运姐而不知情,当即大喊道:“舅娘,她们抱在一起做什么?”吓得这一对男女如惊弓之鸟一般,迅速松开彼此。这时林玉禾才惊讶地发现,女子竟是木匠家的大丫。那男子...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精彩片段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林玉禾也是个倔驴性子,提着篮子,拉着小尾巴运姐儿又去了清水湾的山上。

两人找到一向阳的山坡,野果多得很,尤其是山莓根本摘不完。

颜色鲜艳,味道香甜。

摘回去做果露,都不用再放糖霜。

就在林玉禾与运姐儿沉浸在摘野果的喜悦中时。

忽然,一阵很小的说话声从树林中传来。

林玉禾总觉得这声音在哪里听过,一时半会也想不起。

既然是熟人,她也想上去打个招呼,拉着运姐儿从小路绕进树林。

循着声音找了过去,却看到一对相拥亲吻的男女。

林玉禾快速捂着运姐儿的眼睛转过身去。

她捂了眼,却忘记捂她的嘴了。

运姐而不知情,当即大喊道:“舅娘,她们抱在一起做什么?”

吓得这一对男女如惊弓之鸟一般,迅速松开彼此。

这时林玉禾才惊讶地发现,女子竟是木匠家的大丫。

那男子羞得满脸涨红。

林玉禾不认得此人。

看面相比大丫大了很多。

男子看到有外人,当即就准备溜。

林玉禾忙开口叫住了他,“站住!你是何人?竟敢欺负大丫。”

男子被林玉禾这一嗓门,吓得差点栽个狗啃泥。

林玉禾以为男子是趁四下无人强逼大丫。

她大步走过去,拦在了那男子跟前,要为大丫讨个说法。

大丫脸色泛红,支支吾吾说道:“玉禾姐姐,你误会了,他……没欺负我。”

“他是我……以后的男人,我爹娘都同意了。”

哦豁,这下难堪的就是她自己了。

人家爹娘都同意了,好好的一对有情人藏着这里偷偷亲热,她非要闯进来,打断人家的好事不说,还把人家呵斥一番。

林玉禾讪讪笑道:“对不住,打扰了。要不你们下次还是钻高粱地吧,那里没人搅扰。”

“在这里被人看到了也不好,尤其对大丫。”

男子憨憨地点头,对大丫说了句,“我走了。”

大丫不舍的目光追随了好久,人都没影了才收回目光。

“玉禾姐,今日这事……”

“放心吧,我什么都没看到。”

“你的未婚郎君是清水湾的,倒也近。”

大丫纠正道:“他不是清水湾的,他是邬桥村的。”

“他近日在清水湾做木活。”

“是我爹爹的徒弟。”

林玉禾脑中叮的一下,邬桥村不就是曲姨娘娘家那边的人。

林玉禾上次本想从秋儿口中,套出邬桥村那卖药人的住址。

不想秋儿竟警觉起来,不愿再说。

如今,身边就有这么个邬桥村的人,或许问问他说不定更有效果。

“大丫,下次你郎君到你家了,给我说一声。”

大丫一脸不解,“玉禾姐姐家中,也有木活要做?”

林玉禾心中正想着找证据的事,胡乱点了点头。

一段小插曲很快过去,回到家中,林玉禾就开始熬煮果露。

到书院卖完果露,她让崔氏和运姐儿先回家。

自己则要去市集买江米。

书院门口的其他小贩,都没有人再买江米饭。

这些小贩们手中还有其他农活,没有林玉禾做得细致,味道上本就欠缺。

还卖得贵。

学子们宁愿啃冷馍馍,也不买她们的江米饭。

今日才到书院门口,孩子们纷纷嚷着想吃她做的江米饭。

按这个情形,江米饭接连卖半月,孩子们是吃不腻的。

林玉禾到市集买好江米和其他配料。

店里的伙计帮她背到牛车上。

她现在动作也没有往日麻利,走得有些缓慢,两人还没到停牛车的地方。


谢书淮抬手揉了揉运姐儿脸上的红印子,眼中涌起心疼之色。

随后一股寒意从眼底蔓延开来,他语气坚定道:“舅舅不怪,运儿打得好。”

林玉禾有些意外,还以为谢书淮会责备自己多事,不想他也是支持的。

心中微微有些欢喜,总算和自己意见统一了一回。

晚上用过饭食后,林玉禾看到崔氏在灶房里烙饼。

看盆里的面糊只怕烙的还不是一两张。

林玉禾正纳闷,又没人出远门……

出远门。

脑中一激灵,心口也咚咚直跳。

才记起明日是五月十三,是谢书淮去京城的日子。

她浑身一颤,前世这一趟谢书淮差点死在半路,

按谢书淮对她的厌恶,林玉禾知道自己是根本拦不住他的。

只怕理由说出来都没人信,还以为她疯魔了。

崔氏一向在大事上听谢书淮的安排,更不会听她的无厘头的原因。

林玉禾在西屋,听到崔氏烙好了饼关上了灶房的门。

她依然没想出阻止谢书淮的办法来。

不知不觉睡了过去,梦里谢书淮一身是血的样子,再次出现在她脑海中,无论她如何呼喊就是不见他动弹一下。

她害怕极了。

梦里的窒息感把她痛醒,她当即从床上坐了起来。

吓得一身湿透,换了一身单衣,也不敢再躺下去继续入睡。

梦里的情景,其实就是上一世谢书淮真实遇到的情况。

那时,她只是一个游魂跟在谢书淮身后,根本帮不了他。

只能眼睁睁看着谢书淮最后体力不支,重伤倒地那一刻,她绝望极了。

这一世,谢书淮又要上京冒险,她如何不怕。

心神不宁间,她听到对面东屋开门的声音。

谢书淮昨夜就准备好了包袱,他也没有喊醒崔氏。

三更天月光高悬,他径直关上自己的房门离开,墨墨欢快地摇着尾巴凑上去。

谢书淮伸手拍了拍墨墨的脑袋,踏着皎洁的月光大步出了院子。

走到屋后的菜地旁,他脚步一顿,目光幽暗,低沉开口道:“不要再跟了,回去。”

林玉禾几步走到谢书淮跟前。

眼含泪光,“谢书淮,你要去京城是吗?”

谢书淮清冷的脸上露出一抹诧异,很快又恢复成冷漠样,也不解释,推开林玉禾就走。

林玉禾不愿放弃,追在他身后,“你不能去,此次前去你凶多吉少,还有别的方子可以解决。”

“去找云香书院的陈夫子,他是太傅孟大人的女婿。”

“你相信我可好?”

谢书淮忽地转身,一把拽过她的手腕,寒声道:“你如何会知道这些,你究竟是谁?你要干什么?”

林玉禾也不躲,抬手抹掉脸上的泪水,努力维持镇定,“我做梦梦到的。”

“我十四嫁给你,十五岁我们两人同的房。”

“洞房夜,我因为害怕,咬在了你的鼻子上,那晚……”

谢书淮一脸厉色,低吼道:“够了。”

“你还要再确认吗?”

突然,天色也暗了下来,方才明亮的月光也不见一点影子,只能看见一丝模糊的光线。

谢书淮不想与她继续纠缠,松开林玉禾大步离开。

不料,林玉禾从身后抱紧谢书淮的腰身,哽咽道:“我方才做了个梦,是个不好的梦,你别去。”

“就当我求你了。”

“我知道你恨我,可为了我们的孩子,你不要去。”

她柔软带着温暖的触摸,使得谢书淮身子微颤,神色怔住。

不过很快,谢书淮反应过来,用力掰开她的双手。

林玉禾又再次抱紧。

反复几次下来,谢书淮终失了耐心。

想要点她的穴位,被林玉禾识破,她当即躲开。

谢书淮趁此离开,他用了轻功,纵身一跃几个起伏,小路上,就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林玉禾慌乱极了,她哭喊着小跑起来,路上又黑一团模糊。

脚下一不留神,被路上的石头绊倒。

额头重重撞在旁边的大树上,她捂着肚子不顾疼痛爬起来,继续追上去。

没看脚下,再次摔了下去,就在她落地的那一刻。

身子腾空被抱了起来,落在了谢书淮的怀中。

她紧紧抓住谢书淮的衣襟,“相公,别去。”

这一折腾也用尽了林玉禾的力气。

看到谢书淮回来,她终于放心,太过困倦和紧张,一松懈下来昏了过去。

就在这时,大雨突然而至,还伴有轰隆隆的雷声。

谢书淮抱着林玉禾快速回家。

崔氏也被雷声惊醒,她起身到谢书淮房中一看,早已没了人影。

前一刻,还在担心这么大的雨,不知自己儿子到了县城的码头没有。

后一刻,自己儿子就抱着林玉禾从雨中走来。

两人衣衫湿透。

崔氏脸色一白,惊呼出声,“淮儿,究竟发生了何事?”

谢书淮来不及解释,把林玉禾抱进了房中。

崔氏点上油灯也跟了进来。

冲着床上的林玉禾喊了几声,她都没应。

她心中微沉,麻利取下床架上的衣裙。

“淮儿你出去吧, 我先把她的衣衫换下来。”

谢书淮刚出屋子,就听到崔氏一声,“天爷呀。”

他又折身返回,就见林玉禾的腿间已有了丝丝血迹。

崔氏忙把裙子拉扯下来,还没说话。

谢书淮连身上的湿衣都没换下,就疾步出了院子。

崔氏着急道:“淮儿,你这是去何处?”

谢书淮没应,身影快速消失在大雨中。

他这一走,许久都没回来。

崔氏惊魂未定,烧好热水为林玉禾擦洗了身子。

天蒙蒙亮时,谢书淮把季大夫请了回来。

他仔细诊脉后,说道:“林娘子肚里的孩儿没事,幸得她身康体健。”

目光移到林玉禾额头上快破皮的伤口时,又出言叮嘱道:“切记日后莫要再磕碰了,让她万分小心,不是次次都能这么侥幸。”

“也切莫太过操劳,这段时日让她在家中好好养养。”

林玉禾醒来,已到午时。

运姐儿守在她床边,一脸心疼,“舅娘,你醒了。”

“额头痛吗,运儿给你吹吹。”

林玉禾一时还有些茫然,她缓缓起身,透过半开的门缝,看到屋外的大雨。

才回过神来。

崔氏端着饭菜走了进来,放到床边的桌案上。

她脸色有些阴沉,不悦道:“这半月,你哪里也不要去,在家中好好养着。”

“才安生多久,淮儿出远门都要闹一闹,连肚里的孩儿都不顾。”

听到说孩子,林玉禾下意识抚上小腹,看孩子还在。

心中长舒了一口气,继续追问:“娘,相公呢?”


“我想同你一起走。”

谢书淮神色冷漠,并没回她。

等了片刻,依然不见来人。

两人才慢慢回家。

林玉禾走在前面,谢书淮跟在后面。

路上林玉禾话也多了起来。

“相公,孩儿在腹中动了,他还踢我。”

“就是不知他是个男娃,还是个女娃。”

“我给他裁的,都是女娃娃才穿的衣衫。”

“相公,你喜欢女娃?还是男娃?”

林玉禾早想问这个问题了。

两人在一起,很少有气氛和谐的时候。

趁着今日两人有独处的机会,她顺嘴就问了出来。

谢书淮身子猛地一僵脚步停了下来,眼眸下移落在林玉禾的小腹侧面。

眼中的冷意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失神片刻。

直到林玉禾察觉他没跟上来,转身回头看 他。

谢书淮又迈开步子,不紧不慢跟在她身后。

林玉禾也没追着问,知道他不想说的事,你再问也没用。

快进院子时,墨墨听到脚步声,忙跑出来迎接两人。

晚上,谢书淮沐浴后走进灶房,对在收拾灶台的崔氏说道:“娘,这两日你们歇歇吧。”

“让她在家中好好养养。”

崔氏忽听自己儿子说这么一句,顿时有些不安,忙提醒道:“淮儿,你对玉禾……”

谢书淮当即打断,“娘你想多了,我只是担心她肚里的孩儿。”

崔氏暗中松了口气,“好,明日我和她说。”

突然,崔氏又想起水井的事,“淮儿你今日去挑水,村长可有拦你?”

谢书淮不解,满脸疑惑再次看向崔氏。

崔氏这才一五一十道出缘由,并把林玉禾反击村长的原话告诉谢书淮。

谢书淮目光未动,眼底泛起一层寒光。

“娘,下次若有此事,定要拖到孩儿回来以后处理。”

“你们两个女眷在家,莫要逞强。”

崔氏脱下围衣,叹道:“娘也是这样想的。”

“可玉禾说,这些事多了,你便不能在书院安心温书。”

“卖小食挣的银子,也会分我一半,就是不想让你分心。”

“淮儿呀,我知道你恨她往日弃你而去,可她真的变了不少。”

“你也莫要再动不动就吼她了,等她生下孩子,再重新找个人嫁了。”

“你娶了云萝,我也就没后顾之忧了。”

崔氏对之后的日子憧憬不已,脸露浅笑。

谢书淮回到自己东屋,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桌上的书籍半天也没翻动一下。

脑海中一直回想着崔氏方才的话。

目光沉沉,眼神深邃而复杂。

次日,崔氏一提在家中歇息几日,林玉禾也同意了。

这几日,她身子的确吃不消。

而且旁边的摊贩,早就眼红了。

林玉禾不想因此事,被人嫉恨,埋下祸根。

用过早食后,不用备食材,林玉禾也闲了下来。

她不喜欢总待在房里,准备带着运儿到屋后四处走走。

摘些野花放在屋里,屋内空气也清香些。

泥墙院子的前面是一块开阔的水田,却不是谢书淮家的,而是县里大地主家的产业。

谢书院在界限处种上了树,而后又用栅栏把屋前都围了起来。

也隔开了那些鸡毛蒜皮的纷争。

小路则是从屋后蜿蜒而去,一直通到红叶村的大路口。

屋后一大块菜园,便是方氏当初为林玉禾买的。

运姐儿也喜欢这些花花草草,无奈她的小短腿,够不到长势稍高的。

林玉禾就用树钩钩下来让她摘,鼓励她的积极性。

山上出没的人多了,有挖药草的,有拾柴火的,还有来割草喂牛的。

一进山中总能听到说话声。


运姐儿见自己舅舅走神,追问道:“舅舅,你说对不对?”

谢书淮伸手捋了捋运姐儿被风吹乱的头顶,否认道:“不对,是运儿想多了。”

“云萝姑姑喜欢运儿,才会给运儿送好吃的。”

“没有人不喜欢运儿。”

运姐儿眼神清澈,长得像极了谢书淮的姐姐,晃眼看和崔氏有几分神似。

她脆声脆气,“那太好了,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云萝姑姑不喜欢运儿呢。”

听到崔氏回来的脚步声,运姐儿又小跑了出去。

谢书淮也从屋内跟了出来,手上拿着一匹素色的柔软棉布。

“娘,棉布我买回来了。”

崔氏知道,他说的是给林玉禾肚里的孩子缝衣衫的布料,笑道:“你这孩子,今日早早去县城就是为了买布,什么时候性子变得这么急了。”

“我孙儿在肚子都还不到四个月,还早着了。”

“我得先给你赶双布鞋出来,你脚上的鞋都快磨破了。”

谢书淮早已习惯了崔氏唠叨。

突然,他从衣袖中掏出一个钱袋,递给崔氏。

崔氏不愿接,“娘不用,有钱你自己留着。”

谢书淮沉静的眼眸中,骤起一股不易觉察的凝重,抬眸看向崔氏时又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娘,过两日孩儿要去京城一趟。”

“你莫要任何人提起。”

崔氏神色一紧,心也提到嗓子眼儿,“好好的,你去京城做啥?”

谢书淮不愿多做解释,轻描淡写带过,“去拜访我之前的一位夫子。”

“你若遇到解决不了的事,你就去长卿书肆找梁掌柜,或者去云香书院找锦文也方可。”

崔氏心中隐隐不安,一把抓住谢书淮的衣袖,“淮儿,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为娘。”

“我从没听你提起过,在京城有你的夫子。”

谢书淮眼底透着温和,宽慰道:“娘,你不用担心,我只是前去请教科考之事。”

县城市集

林玉禾做的米糕卖相好,味道也不错,又是现做的。

她人到市集没多久,米糕就哄抢而光。

三十块,共卖了一百五十文钱。

第一次出来卖东西,就这么顺利,心情也高兴。

一扫方才的疲惫,走得飞快,看天色稍早,本想去看看她哥嫂时。

市集路口却被驴车堵得水泄不通。

她只好停了下来等候。

听着路边人闲聊。

“也只有,安宁侯家才有这样的排场。”

“听说把许阳县城的商贾和官家人都邀请了。”

“这也没多久了,老太太的生辰在五月初十那日,不就三天后吗,是该采买了。”

众人你一句我一言的,林玉禾这才知道,是侯府的人出来采买老太太寿辰的东西。

这安宁侯府在许阳县,也算是响当当的富贵人家。

安宁侯本姓魏,是一大茶商,生意遍布大晋。

后来成为皇商,魏家大房长女被皇上看中封为嫔妃。

娘家也因尊荣赐封爵位,得以位列侯府。

这样的勋贵人家,老母亲七十大寿,自不会慢待。

众人说得兴致勃勃。

林玉禾却记起了前世之事。

侯府还请了戏班子,因为来的客人实在太多,家中戏台挤不下。

老太太心善,想请平常老百姓看戏,戏台子就搬到了南城废弃的演练校场。

她记得连唱两日,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那时,她和曲姨娘两人去的。

戏是好看,个个被晒得两眼冒星,回到家中渴得牛饮一大杯凉茶。

此事后,没几日她就被闵折远给杀了。

林玉禾在感叹上辈子命运的同时,脑中也有了一个挣银子的计划。

所以现在没人知道,老太太会把戏台搬到南城的校场去。

她兴奋地从小路绕到她哥家铺子,准备许久。

再回到谢家天也快黑了。

她把今日卖米糕的文银分给崔氏一百文钱,自己则只留了五十文。

日后想要再做小食出卖,少不得崔氏的支持。

崔氏看她变化这么大,高兴收下。

就是奔波了这么久,身子太过疲惫,她早早地就歇下了。

次日一早,林玉禾又像打过鸡血似的,用过早食,便带着运姐儿去山中采摘金银花。

五月的山中金银花漫山遍野。

崔氏以为她要把金银花卖到药店,帮她把摘回来的晾晒到院中的竹簸箕里。

连着两日,运姐儿都跟着这林玉禾在山上跑,看她晒得红彤彤的脸蛋。

林玉禾割了许多蒲草,准备回家给她编织一顶草帽。

运姐儿听后,激动不已干劲更足了。

回到家中,林玉禾量了量运姐儿头的大小,拿出蒲草为她编制。

这个技艺,还是林玉禾儿时同家中的伙计学的。

她不仅能编织草帽,还能编其他的花样。

半个时辰后,草帽编好,头顶上还编了个憨憨的小狗。

运姐儿非常喜欢,戴在头上跑到崔氏和谢书淮面前炫耀。

当谢书淮看到草帽上的狗时,脸色一沉,把扁担重重摔在地上。

吓得运姐儿和林玉禾都呆了。

“你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同旁人较劲是吗?”

林玉禾心口猛地一痛,不明白谢书淮是何意?

她心中难受眼眶微红,运姐儿也不敢出声,进了灶房。

“我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总之我劝你莫要白费功夫。”

林玉禾难过极了想解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花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许久后,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我就给运儿编了个草帽,你就说我较劲。”

“大婚那年,我不是为你也编了一个吗,上面还特意配了你的属相。”

“那草帽去年坏了,你才扔掉的。”

“我能做什么,我知道自己往日错了,就是想对你好,对家里人好。”

“之前,只要是我为你做的事,你都记得清清楚楚。如今心里有了别人,就是不一样了。”

林玉禾伤心不已,回到自己屋中,把房门重重一关。

谢书淮伫立在水缸前,神色复杂一动不动。

崔氏知道自己儿子的心结,也不知该如何出声劝解。

运姐儿很少看到谢书淮发这么大的火,害怕地缩在崔氏身后,手中还紧抓住草帽不放。

崔氏本以为,林玉禾会像往日那般和自己儿子吵了嘴,要么直接回娘家,要么躺在床上不起。

不想,片刻后,她就从西屋走了出来。

提着篮子继续去山上摘金银花。

连摘了三日。

五月初十这日,天还没亮。

林玉平家中的伙计阿柱,就用牛车来接林玉禾去县城。


还是前后态度差别甚大。

他觉得自己让了步,林玉禾就该乖乖嫁给他。

哪怕他是个瘫子,他也要娶到手。

闵老爷怕他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便依着他。

闵折远的如意算盘就是,只要击鼓报案,衙门都会受理此案。

林玉平被官差们带走,林玉禾害怕无依

为了保林玉平,她定会上门求他,那时他就能让林玉禾乖乖就范。

闵老爷脑中一热,并没想过这些。

那人说的有些的道理,到时不但他闵家名声尽毁,只怕他小儿子的前途,都会受到牵连。

闵老爷瞬间来了精神,对身边的老仆吩咐道:“走,去衙门把这案子撤了,我们不告了。”

老仆人犹豫道:“老爷,大少爷那里……”

“不能再由着他的性子了,这样我们闵家迟早得完。”

*

林玉平深夜,回到家时。

几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等一家人都平静后,林玉禾想问原因,林玉平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知道闵家撤了案子。

看到她哥哥平安无事,林玉禾心中当然高兴。

可一想到谢书淮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救的他哥哥时,心中还是暗暗有些担心。

因为林玉平被官差带走一事,铺子的生意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林玉平本想扯开嗓子大喊自己是冤枉的,可又抹不开面子。

眼看过去半日也没人上门。

林玉禾急了,让林玉平拿出家中赊粮的账本。

再唤阿柱驾着牛车,带着她一家一家去上门问礼。

后半日,情况也有了好转。

时不时就有人到林玉平的铺子去买粮油,这一次他们不再赊,都是当即付了文银。

旁边另一家米粮铺子的掌柜娘子还在撺掇。

不料对方当面呵斥,“往日,我们家没米吃时,到林掌柜的铺子是赊了又赊。”

“一直赊到年尾再结账,是那个烂心肠地说林掌柜不是好人。”

“他不是好人,谁是好人。”

“这文诚街,除了他,还有谁会赊给我们这些穷人和老婆子。”

看热闹的人中,也有一些是往日在林记粮铺赊粮食的,他们还欠着林玉平的粮银,听后臊得慌。

也不再起哄,悄悄离开。

有的良心被唤醒,不但来铺子买了粮,还还清了往日的赊账。

第三日,林玉平的铺子才恢复了往日的状况。

早膳后,曲姨娘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林玉平家中。

说是来看林玉平,实则就是来看林玉平的笑话。

林玉禾把她请到正厅。

吴氏不能起身,林玉平又要做生意。

只有林玉禾一人得空接待她。

“平哥儿出来就好,你爹爹昨夜担心得一夜未眠。”

听到这话,林玉禾想笑,若真是担心他哥哥,事发当日就该出现了,不会到现在连个人影都没有。

林玉禾也不愿接她的话茬,让曲姨娘一人唱独角戏。

后来看实在无趣,曲氏又开始和林玉禾诉苦。

“禾禾,你得多回来看看你爹爹,他近日身子愈发不好,总爱喝酒。”

林玉禾笑道:“姨娘,你和祥儿是爹爹最爱的人,有你们在他身边就好。”

“我们回去也是给他添堵。”

曲姨娘柔声细语拉着林玉禾的手说道:“禾禾,你爹是个好人,只是脾气不好。”

“姨娘,好人是问心无愧的。就像我哥,哪怕进了衙门当夜就能放出来了。”

林玉禾回握着曲姨娘的双手,眼中早已没了往日的清澈,眼底透出几分意味不明。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